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媒体聚焦 > 正文

媒体聚焦
江西日报:硬核举措让“云课堂”更精彩
发布日期:2020-06-18 08:16:13  来源:宣传部  作者:

  6月15日,《江西日报》教育版头条以“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-硬核举措让“云课堂”更精彩”为题,对我校在疫情期间开设“云课堂”,集中力量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行了报道,全文如下:

  加强“云端”思政工作、集中力量开展线上教学活动、倒逼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……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在特殊时期开设的“云课堂”收获了别样精彩。

  教师从最初的畏难、忧虑到熟练掌握操作,甚至喜欢上了线上教学,很好地实现了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到“在线教学”的转变;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推动了学生学习方式变革。

  建制度严管理

  线上教学要取得实效,顶层设计是关键。为确保线上教学有序开展,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按照“建立三个保障,凸显五个性能”的工作主线及“两轮并驱、督评结合”的教学管理要求,制定了《线上教学内容审核管理办法》《线上教学督导管理办法》《线上教学考核管理办法》等制度,保障线上教学的有序性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、教学资源的精品性、教学过程的流畅性、教学评价的有效性。同时,学校还采用线上教学运行情况周报表、学生教学满意调查表等,切实做到精准定教、精准施教、精准促教。

  学校当时共开设78门线上教学课程,占春季学期教学课程总数的80%以上,有257名专任教师参与线上教学工作。开课的两个月内,平台访问量就接近2000万人次。

  多平台拓形式

  为更好地服务课程教学个性化需要,学校采用了超星学习通、QQ群、腾讯会议等多种线上教学平台。各课程团队搜集整理制作教学资源、视频、课件、电子教材、习题、学习任务书等网络教学资料,提前上传至学习平台,学生根据任务书的学习建议合理选择时间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。

  教学采取“云教室”课堂式教学、“大作业”任务式教学、“云互动”提问答疑式教学、“日抢答”问题驱动式教学、“幸福的我、努力的我”生活体验式教学等多种形式。

  教师课后通过后台数据了解学生预习情况、学习情况、作业完成情况和遇到的问题。师生通过“云端”互动,主题讨论、抢答、选人答题、课中测验等活动突破学习难点,保证教学效果;老师们还积极在系、中心工作群中交流经验、分享心得,有效促进了教学相长。

  全员参与闭环管理

  为保证教学效果,学校从线上教学资源审核、教学过程把控、教学效果检验、学生满意调查等4个环节,形成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再到教学成效的闭环管理,实现了师生参与度、学生学习效果满意度保持在较高水平。

  大数据分析助力线上教学。学校借助后台统计功能,依托大数据诊断,精准掌握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进度,通过数据驱动教学改革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,作业完成率由最初的86.13%提高到92.14%。

  同时,学校化被动为主动,把线上教学作为推动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的“助推器”,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。之前,全校能熟练使用学习通软件的教师不足30%,仅有少数参加过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老师对线上教学较为熟悉。通过这一阶段的培训及线上教学工作,学校257名专任教师均能熟练使用软件的各类功能,为后续的信息化高质量教学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。

  “云端”思政同样精彩

  思政教学不延期,思政育人不打折。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积极把战“疫”素材融入思政课教学,开发了爱国主义教育、公民素质教育、公共道德教育、生命科学教育及感恩教育等5个思政专题课,运用疫情防控中不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和典型案例,精选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素材,开展爱国主义、英雄主义、道德法制等德育教育,将思政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力量。

  学校积极践行“课程思政”“学科德育”,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,各类课程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,形成协同效应。语文组结合新课标要求,深入挖掘疫情与语文素养之间的联系,开设了《疫情防控与语文》课程;德育组开设了《疫情防控思政课堂》,依据学情,结合专业、当下道德、法律热点,把道德教育、法治教育与疫情、专业、生活紧密结合,使思政教育贴近社会、贴近生活、贴近学生;计算机专业把抗疫和教学结合,学生设计暖心海报、制作宣传小视频;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巧制手工作品、创设为武汉加油的手抄报。通过“课程思政”“学科德育”,学校将立德树人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之中。

  同时,学校通过开展“给父母做一顿饭”“做一次家务活”“制作一份家乡美食”“晒一晒我家的废物利用”等生活体验式教学,引导学生居家期间参与家务劳动,感受家庭亲情和乡风民俗温情,开展劳动教育、亲情感恩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。(殷明和)

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版权所有 地址:南昌市高新开发区创业路925号 邮编:330096
联系电话:0791-88161455 传真:0791-88169316 赣ICP备06004652-2号